免費論壇 繁體 | 簡體
Sclub交友聊天~加入聊天室當版主
分享
返回列表 发帖

【新书】中国文明的历史:非汉中心史观的建构

中国文明的历史:
非汉中心史观的建构



中国文明の歴史



冈田英弘历史学的总结算!
继「世界史」与「日本史」的诞生之后,
综观亚洲大陆的历史、剖析「中国文明」的本质。


  不只解构、更要建构。
  不以传统「汉族」为主线,从各个族群的流动,
  来解释中国文明的诞生、演变、与终结。

  「本书不采取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国人,作为国民历史的中国史形式。」──冈田英弘

  本书认为,「中国文明」指的是自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,一直到一八九五年甲午战争日本战胜、清国败北为止期间,在现今认知的「中国」空间范围内所发展的「文明」。在先秦时代,「中国」还没有成立,而在之后的现代,中国的传统文明断绝。

  「中国文明」以前的时代是蛮、夷、戎、狄的时代。后来被出身西戎的秦统一,结果出现汉字、都市、皇帝,在长达二千多年间,中国式的文明成为中国的主流。

  然而,「中国人」只是文化上的概念,以人种来说,「中国人」属于「蛮」、「夷」、「戎」、「狄」的子孙。

  与传统的「中国通史」不同,作者将「中国文明」的历史重新划分为三个时期:

  ◆第一期的中国时代是自秦统一开始,直到隋灭陈再度统一天下为止的约八百年。当中,「汉族」的天下变成「北族」的天下,转变的契机是黄巾之乱。以黄巾之乱为分界,前期的汉族锐减,后期的北族取而代之,入住中国,传统意义下的古汉人在此消失。

  ◆第二期的中国时代是自隋统一开始,直到元军进入南宋首都杭州为止的约七百年。此一时期,再度来自北方的「新北族」取代了「旧北族」,突厥帝国、回鹘帝国、契丹的辽帝国、女直的金帝国、蒙古的元帝国等新北族势力强大。这个时代,「北族」体系的隋、唐、五代、宋的帝室君临中国,但北宋主张「中华思想」的议论占优势,不过实际上,「中华思想」只是宋帝国在面临「新北族」入侵时,为了建立自我尊严所创造的安慰。

  ◆第三期的中国时代是自蒙古族的元统一开始,直到满洲族的清在甲午战争败给日本为止的约六百年。在这个时代,蒙古帝国统一亚洲大陆与东欧的政治和经济体系,影响一直延续至今。换句话说,这是真正世界史的开端。当中一三六八年诞生、原属于宗教秘密结社体系的明朝看起来像是逆道而行。但是,元依旧生存在蒙古高原之上,从蒙古帝国分割出来的各国占据欧亚大陆,而明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帝国而已。划分第三期中国前期和后期的是一六四四年明的灭亡、满洲族的清入主北京,君临中国。清在政治上整合满洲、蒙古、汉族、藏族、突厥系伊斯兰教徒的同时,严密划分各人种的经济,几乎重现元的统一。

  甲午战争宣告超过二千一百年的皇帝制度和中国文明的结束。明治维新开始后的日本,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就打败过去的大国清。受到冲击的清朝决定走向现代化,派遣许多留学生前往日本,学习西洋的新文化。自此之后,中国依旧持续模仿日本。这个时期的中国已经没有独创的文明。「中国文明的历史」就在十九世纪划下句点。


冈田英弘 (1931– 2017)

  一九三一年出生于东京,一九五三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系。学术上专攻满洲史、蒙古史。对于中国史、古代日本史、韩国史等各领域也多有钻研。一九五七年,二十六岁便以《满文老档》研究获得日本学士院赏。曾经留学美国与西德。曾任东京外国语大学亚洲与非洲语言文化研究所教授,并获得同大学名誉教授。着有《倭国》、《世界史的诞生》、《日本史的诞生》、《从蒙古到大清》、《何谓历史》、《现代中国与日本》、《蒙古帝国的兴亡》、《这个扰人的国家──中国》、《为日本人而写的历史学》等。

目 录


序章 民族的成立和中国的历史

一、何谓中国?
本来的意思是首都/中国与蛮夷/China的语源起自秦朝/从支那到中国
二、中国文明的五个时代
国民国家的诞生/由汉字连结的中国文化圈/五个时代的区分

第一章  中国以前的时代──各种族的接触和商业都市文明的成立

一、中国文明的原型
神话时代的五帝
二、黄河文明──黄河与洛阳盆地
水路的体系化/南船与北马相会之处
三、丝绸之路与毛皮之路、海上丝路
水路交通的要冲/往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路线/南道和北道/前往海上的路线
四、中华与四夷
最初的中国人是夏人
五、夏──「夷」的王朝
水路带来的文明/夏人的都市/以龙神为祖先的王朝
六、殷──「狄」的王朝
东北亚的狩猎民族
七、周、秦、齐──「戎」的王朝
争夺中国统一的地位
八、楚──「蛮」的王国

第二章  中国人的诞生

一、中国人是都市民
中国人是文化上的概念
二、市场──都市的原型
左祖、右社、前朝、后市/以皇帝为顶点的大型商业组织
三、中国的官员
原则上无薪/田赋和裁判
四、中国话的起源
汉字的起源/文字通信专用的「雅言」/从商人语言变成中国话

第三章  中国世界的扩大与文化变容

一、汉族的时代──中国史的第一期前期
焚书的积极意义/西汉版图扩大/最初的人口大变动/儒教的国教化和汉字的普及
二、宗教秘密结社──太平道和五斗米道
太平教信徒的叛乱──黄巾之乱/创立于四川的五斗米道
三、北族的时代──中国史的第一期后期
古汉族的灭绝/五胡十六国之乱
四、中国人和中国话的变质
反切和韵书的出现

第四章  新汉族的时代──中国史的第二期

一、中国史的第二期──隋、唐、五代、北宋、南宋
新的汉族与人口重心的南下
二、《切韵》与科举
汉字标准发音的整合/情绪语汇的发展受到阻碍
三、从汉族(北族)到北族(新北族)──第二期的前期和后期
隋、唐历代皇帝的出身/后周王室也是鲜卑族
四、北京的重要性
新北族主导

第五章  华夷统合的时代

一、蒙古的登场
《史集》记载的传说/鞑靼与克烈
二、契丹人和北宋的「中华思想」
承认皇帝并存/从屈辱衍伸出的中华思想
三、基督教传向蒙古高原
写给聂斯脱里派大主教的信/蒙古部族之祖海都
四、女直人的金
金灭契丹/成吉思汗的登场
五、蒙古帝国
用一代建立起的大帝国/窝阔台的欧洲远征/忽必烈征服大理王国/采用国号大元/元朝的中国统一

第六章  世界帝国──中国史的第三期前期

一、东亚的整合
君临华与夷的皇帝
二、新儒教
朱熹整合思想体系
三、元朝
文永、弘安之役的背景/忽必烈领地的经营/八思巴文字的发明/窝阔台家的再起和反叛/皇太子真金猝死
四、元朝汗位的继承
铁穆耳汗的即位/弘吉剌派掌握实权/内乱与军阀的崛起
五、白莲教的红巾之乱
琐罗亚斯德教体系的民间宗教/元军的衰退和红巾政权/恭愍王的反抗运动/明军的大都入城
六、明朝
只有虚名的皇帝/胡惟庸案/继承元朝地方军的「军户」/官僚派势力的强大/永乐帝迁都北京
七、北虏南倭
企图收复失地的元朝势力和朝鲜建国/爆发土木堡之变/明朝的长城建设/倭寇和秀吉进攻朝鲜
八、满洲的兴起
明朝经济与努尔哈赤的势力/明朝拖延战争的内情/皇太极改变战略/从女直到满洲

第七章  大清帝国──中国史的第三期后期

一、从明到清
明朝的自灭/清朝实权所及之范围/满洲人的部族组织「八旗」/康熙帝的政变/确立中国整体的统治权
二、清朝领土的扩大──蒙古
尼布楚条约/卫拉特的噶尔丹/蒙古的内乱/清朝的军事介入/昭莫多之战
三、清朝领土的扩大──西藏
影响藏传佛教
四、清朝领土的扩大──台湾
国姓爷郑成功/不知如何是好的台湾统治
五、清朝领土的扩大──新疆
与准噶尔划定国界/统治所有蒙古裔的种族
六、北京话的发达
现代中国话的源起
七、人口的爆发
人口增加和华侨移居
八、连续发生叛乱
天理教之乱/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之乱/两太后的执政
九、迈向国民国家
走向「满汉一家」之道

第八章  中国以后的时代──日本的影响

荣耀的孤立结束/日本型近代化路线/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/「四个现代化」的意义

后记

TOP

书  摘

序章 民族的成立和中国的历史

一 何谓中国?

本来的意思是首都

现在的日本人一般认为「中国」是「中国人」的「民族国家」。然而,这种认知存在着很大的问题。首先必须探讨何谓中国?又必须认清何谓「民族国家」?

汉字的「中国」,指的到底是什么呢?

最初的意思是「国」之「中」。在「国」具备日语所指「国家(くに)」的意思之前,过去指的是由城墙围绕的「都」。作为证据,可以看到公元前四世纪后半哲学家孟轲编纂的《孟子》〈万章下篇〉,。当中写道:「在国曰市井之臣。」,注疏则写道:「国,都邑也。」。另外,《礼记》〈学记礼运篇〉当中也写道:「国有学(学校)。」注疏则写道:「国,天子之都也。」

「国」这个字原本是「或」。囗部的四角形代表的就是城墙,内侧的「或」,代表拿着武器,守卫城墙。也就是说,「国」就是「都」。

然而之后,「国」变得与「邦」同义。「邦」与「方」相同,指的是「那个方面」、「这个方面」,比「国」的范围更广,相当于日语中的「国家(くに)」。由于公元前二○二年登上皇位的汉高祖名为「刘邦」,因此不能直呼「邦」字。于是,避开「邦」,改用「国」。「国」也才因此具备「国家」的意思。

如果「国」是「都」,那么「中国」指的究竟是哪里呢?

公元前六世纪末学者孔丘(孔子)亲自编纂的《诗经》,〈大雅〉〈生民之什〉诗中写道:「惠此中国,以绥四方。」注疏解释:「中国,京师也。」。「京师」指的就是首都。由于是正中央的「都」,当然指的就是首都。

中国与蛮夷

「中国」原本的意思是首都。之后被当作比首都更广泛的意义使用。西汉太史令司马迁,为了纪念公元前一○四年的历法改革而开始撰写的《史记》,在当中的〈孝武本纪〉和〈封禅书〉,作为发生在公元前一一三年的事情记录,写道:「天下名山八,而三在蛮夷,五在中国。中国华山、首山、太室、泰山、东莱,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,与神会。」

「天下」与现在的「中国」意思相同,指的是人类居住的世界。这里分为「蛮夷」和「中国」,「蛮夷」指的是与「中国」居住民拥有不同生活习惯的人。这个「蛮夷」居住的世界里有三座名山,剩下的五座名山则在「中国」。
这里的「中国」相当于自现在的陕西省渭河流域开始,经过河南省的黄河中游,一直到山东省,属于东西狭长的地带。首先,「华山」位于陕西省华阴县的南边,作为五岳之一,被称作「西岳」。「首山」也就是神话中,黄帝采铜,于荆山下铸鼎的「首山」,位于河南省襄城县的南边。「太室」位于河南省登封县的北边,别名「嵩山」,同样作为五岳之一,被称作「东岳」,是著名的东方名山。最后的「东莱」又名「莱山」,同样位于山东省的黄县东南方,战国时代的齐国在这里祭祀月主。《史记》没有记载「蛮夷」的三座名山,但总而言之,东西狭长延伸的地带,就是公元前一○○年左右的「中国」。

China的语源起自秦朝

如上所述,最初的「中国」仅限夏、殷、周过去首都所在的陕西省、河南省、山东省,但之后逐渐扩张,成为代表现在「中国」的名词,而这背后其实受到十七世纪满洲人和现代日本人的影响。

首先来看满洲人。自一六一六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起,直到清顺治帝为止的约三十年间,都是独立于山海关的东边。到了一六四四年,明朝自取灭亡,中国失去了统治者,顺治帝于是进入北京坐上皇位。就这样,满洲语称经过整合的满洲和中国为「dulimbaigurun」。「dulimba」代表「正中央」,「i」是「的」,「gurun」则是「国」,汉字写作「中国」。相对于此,将其他的蒙古、西藏,以及说着突厥语的伊斯兰教徒总称「tulergi」,代表「外面」的意思,汉字写作「外藩」(外面的藩篱)。这是「中国」的第三种意思。

第四的「中国」,也就是现代所说的「中国」,由来自日语的「支那」。

接下来说明现在「中国」这个称呼的起源。现在中国国土的中央部分,在春秋、战国时代多国割据。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二一年将其统一,成为了最初的皇帝。外国人于是将这个地方称作「秦」,当地的人民称作「秦人」。秦虽然于公元前二○六年灭亡,但这个称呼永久保存了下来。

汉武帝于公元前八九年下诏停止外征,诏书中有一句写道:「匈奴缚马前后足,置城下,驰言『秦人,我丐若马』。」这出自公元一世纪东汉历史家班固所著的《汉书》〈西域传〉。从这个记载中可以看出,就算到了汉朝,匈奴等外国人依旧将中国称作「秦」,将中国人称作「秦人」。

这个「秦」进入波斯语系成了「Chin」,进入阿拉伯语系成了「Sin」。印度各语系称「秦」为「Cina」、「秦国」为「Cinasthana」,等到东汉开始汉译佛教经典的时候,「Cina」和「Cinasthana」分别被音译为「支那」和「震旦」。

另一方面,葡萄牙人自一四一五年进攻休达(Ceuta)起,开始将重点放在绕非洲的航路上。一四八七年,巴尔托洛梅乌‧迪亚士到达好望角,一四九八年,瓦斯科‧达伽马抵达印度的科泽科德。葡萄牙人在印度时听说在更东边的地方,有一个名为「Cina」的国家,艺术兴盛。葡萄牙人是在一五一一年占领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后才实际遇到「Cina」的商船。一五五七年,葡萄牙人获得「Cina」,也就是明朝嘉靖帝的许可,得以定居澳门并通商。

就这样,「Cina」之名透过葡萄牙语传到其他欧洲语系。现在的中国,英语称作「China」、法语称作「Chine」、德语称作「China」、意大利语称作「Cina」,皆是源自葡萄牙语。

从支那到中国

在日本,一七○八年,出生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传教士希多启(GiovanniBattista Sidotti)立志在日本宣教,以和服带刀之姿只身来到屋久岛,但立刻遭到逮捕。翌年,他在江户接受辅佐六代将军德川家宣的新井白石四次的问讯,被幽禁在小石川的吉利支丹(基督教徒)宅邸,于一七一四年死去。

新井白石根据希多启所说,写成《采览异言》(一七一三年)、《西洋纪闻》(一七一五年),以欧洲人的知识为基础,描绘世界的形状。发现欧洲人将日本人称作「汉土」或「唐土」的地方称作「Cina」,于是从古代汉译佛典当中找出「支那」的音译词汇,加以使用。自此之后,「支那」就成为了「China」等的固定翻译,所有人都开始使用「支那」这个字。

一八五四年,日本开国,积极朝着西洋化的路线迈进。清国蔑视此举,一八九四年起至翌一八九五年止,发生日清战争。战败的清国受到很大的冲击,便以日本为范本,开始实施西洋化。翌一八九六年,派遣第一批留学生前往日本。之后每年递增的留学生,在日本发现原来日本人将自己的故乡称作「支那」。至今为止的清国,对于皇帝君临的范围没有特别的称呼,因此一开始跟着日本人的习惯,称自己的国土为「支那」,自己为「支那人」。

然而,「支那」没有特别的意思,对于属于表意文字的汉字来说很不方便。以表意来说,「支」代表「庶子」、「那」代表「那个」的意思。于是,便逐渐扩张「中国」的意思,取代「支那」的称呼;这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发展,「中国」一直到这个时候,才成为代表全国的称呼。

二、中国文明的五个时代

国民国家的诞生

假设「中国」的起源是「支那」,接下来将目光移到「中国人的民族国家」。

现代日语许多都是欧洲诸语的转换,但欧洲语当中并没有「民族」这个词汇。「民族国家」指的其实是「国民国家」(nation-state)。

中国少有「国民」二字的古例,但欧洲的每一个语种都有这个字。英语是「nation」、法语是「nation」、德语是「Nation」,这些都源自拉丁语的「natio」,代表「出生」之意。地中海世界和西欧最古老的大学是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,以拉丁语进行教学。学生根据出身地区组成互助组织「natio」。也就是说,「natio」代表「地方出身」的意思。到了十九世纪的日本,被转变成「国民」的意思使用。

接下来是「国家」。在中国,「国家」一开始是代表「国与家」、「公领域和私生活」的相对用语。到了东汉末,开始代表「皇帝陛下」、「天子」之意。

一七八三年,美国的英国殖民地独立,一七八九年乔治‧华盛顿就任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代总统。独立十三州分别称作「state」或「commonwealth」。英语的「state」和法语的「état」、德语的「Staat」相同,皆源自拉丁语的「status」。「status」代表「站立、位置、地位、身分、财产」之意,由于独立的十三州是夺取王的财产成为市民的财产,因此使用这个字。「commonwealth」代表「市民的共有财产」,来自同样的观念。

同样在一七八九年,欧洲大陆的法国点燃革命之火,攻占巴士底监狱。终于在一八○四年,拿破仑‧波拿巴当上皇帝,法国革命告终。在这里,「国民」(nation)被认为是「财产=国家」(state)理念上的所有权者,于是诞生了「国民国家」(nation-state)。

就这样,日本人所认知的「国民」这个概念,是在十八世纪末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与法国革命之后所诞生。国民国家(nation-state)取代了至今为止作为王世袭财产的王国(kingdom),也就是出现了拥有清楚的国境、居住在国境内的人们大家说着相同的语言、共享作为国民的连带意识、在一个中央政府之下整合的共和国概念。
由汉字连结的中国文化圈

在我们现在称作「中国」的东亚大陆,也有相同的情形。

现在的中国,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,大多数都被分类为「汉族」。其他所谓的少数民族则分为壮族、回族、维吾尔族、彝族、藏族、苗族、满族、蒙古族等。这样的区分方式看起来好像有一个名为汉族的单一民族,但其实只是与少数民族对照之下的结果。

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日本,日本人全都是天照大神子孙的思想成为正统。中国人模仿这样的作法,主张汉族全都是继承神话中最初的帝王──黄帝血脉的子孙,产生了中国是相当于「黄帝子孙」的「中华民族」的国家,这样的观念。这是一八九五年,中国在日清战争中败给日本,决心近代化、西欧化之后的事;在此之前,就连现在被称作「汉族」的人们之间,也不存在属于同一民族的连带感。

取代「血脉」、「语言」的身分认同而存在的是,使用「汉字」这个表意文字体系的沟通交流,其适用的范围就是中国文化圈,参与其中的人就是中国人。

五个时代的区分

因此,本书不采取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国人、作为国民历史的中国史形式。在这里是以近代中华民族或是汉族等观念形成之前的时代为中心,论述生活在相当于现在中国地区的各个种族,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。

在东亚的大陆地区,当然是从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的统一开始,出现适合被称作「支那=中国」(China)的政治统一体。从这时开启的中国历史,在各个时代当中,根据可适用「中国」观念的地域的扩张,和纳入「中国人」的人群范围为基准来区分,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。

从公元前二二一年的秦始皇的最初统一开始,至五八九年隋文帝的再统一为止是第一期;一二七六年(本书以杭州沦陷为南宋的灭亡)的元世祖忽必烈汗的南北统一为第二期;之后一直到一八九五年日清战争败战为止为第三期,共分为八百年、七百年、六百年的三个时期,方便考察。

也就是说,公元前二二一年以前的时代是「中国」以前的时代。这个时代,是后来汉人的祖先与各个种族接触,创造出商业都市文明的时代。另外,一八九五年之后的时代可说是「中国」以后的时代,对于中国人而言的历史超越了「中国」的范围,变成会受到外面大小事情的影响。

接下来依序探讨中国以前的时代(?–公元前二二一年)、中国史的第一期(公元前二二一年–公元五八九年)、中国史的第二期(五八九年–一二七六年)、中国史的第三期(一二七六年–一八九五年)、中国以后的时代(一八九五年–),各时代文明的样貌。





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
ganlin108手机认证

TOP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