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費論壇 繁體 | 簡體
Sclub交友聊天~加入聊天室當版主
分享
返回列表 发帖

徐元民回忆录---忆儿少---005眷村2018/08/01

005眷村2018/08/01

    眷村指的是1949年國民黨軍隊撤退來台之後,集村安置有眷官兵的宿舍,由於台灣的日本宿舍大多已於1945年政府接收台灣時,陸續分配給公教、警務人員,因此眷村大多是新建的,位於文山國小北向的黃埔一村,從外觀看,皆以磚牆興建,俗稱‘紅磚子宿舍’。
    1949年之後,鳳山是台灣的陸軍基地,包含陸軍官校、陸軍步校、士校、砲校、中正預校等等,以及我不知道的軍屬機構,每逢假日,鳳山街上軍比民多,整個中山東路的店面多半做阿兵哥的生意。整個鳳山到底有多少個眷村,我也不清楚,我叫得出村名的,我家旁的黃埔一村,學區內鎮北里有實踐四村,市區裡有黃埔新村、海光新村等。

    眷村旁會發展出臨時市集、各種麵食店,他們大部分都說鄉音很重的國語,黃埔一村內有一個早市,母親有時會帶我一起去買菜,有一次,家裡的鴨孵出許多隻小鴨,母親要我們帶到早市賣,我們小孩不懂買賣,會畏懼,也擔心遇到同學和老師。家裡的巷口有一家山東大餅店,他的燒餅橢圓形是甜的,圓形是鹹的,大餅很大,直徑四、五十公分,四、五公分厚,微甜,一個大餅切成好多三角形狀,我記得還有山東饅頭,因此,我對山東的刻板印象就是饅頭大、燒餅大、人高馬大。

    我小學的女老師、同學有許多都住在黃埔一村,聽說黃埔一村的官階比較高,但他們經常不在家,女眷有抽菸、打麻將的習慣,家家的子女也是很多,功課平均比較好,但放蕩的流氓太保也不少。我有一位非常要好的同學就住此村,身材和我一樣瘦小,我經常到他家玩,屋子還算寬暢,兄弟姊妹很多,他爸似乎已經退役,在早市賣菜,他們家也養豬,異味很重。他們家的斜對面有一位西醫師,同學說他人很好,醫術也不錯,對家境困苦的有時不收錢,每週有幾天在另一個村子看診,自此,我生病都來找他,之後我們全家人也都來看,他成了我家的家庭醫師,父親和他也談得來,成為好朋友。

    黃埔一村的女眷在文山國小任教的有好幾位,我二年級的導師姓侯,三、四年級的導師姓汪,就住此村,他們和學生一樣步行到校,印象中侯師很重視外表打扮,汪師教學比較正常,國語比較標準,有一陣子因懷孕生產請假,我的功課還算不錯,受到她的讚賞。

    每隔幾週黃埔一村都會在廣場上放映電影,也開放給鄰近的居民觀賞,廣場可容納好幾百人,那是我童年非常深刻的回憶。這種俗稱‘蚊子電影院’是眷村的福利,若在白天搭起白色布幕,我們就知道晚上有電影可看,晚餐草草吃幾口就拿著椅子、扇子去卡位,雖然不知道片名,有些情節也看不懂,黑白片子,雜訊閃爍,音效欠佳,最掃興的是緊要關頭中途斷片或停電;通常一部片子中間會因換膠卷休息一次,我最喜歡跑到攝影機旁看師傅操作機器,光線強又熱,並不好玩。觀賞期間小小朋友跑來跑去,哭鬧或尖叫捉迷藏,持扇子的在腳旁趕蚊子,有些人中途提著椅子在頭頂上離席,由於天黑人多擁擠,路不好走,當然也擋到他人看銀幕的視線了。

    從我家往北走叫鎮北里,顧名思義就是位於鳳山的北邊,緊鄰鳥松鄉,俗稱牛潮埔,我有一些同學住在鎮北里的實踐四村,是個眷村,聽說他們官階比黃埔一村的略低,距離學校二、三公里遠,走路要三、四十分鐘,四、五年級以上就可騎腳踏車上學,當時很少見兒童腳踏車,而是騎大人即將淘汰的舊車,同學們都很厲害,雖然坐在椅墊上腳踩不到踏板,仍然可以用腳勾踏板的連接軸,用腳尖轉動齒輪,有些同學則左腳踩踏板,右腳橫穿過座墊下踩踏板,俗稱‘楞腳縫’,為了維持平衡,騎的時候車子傾斜一邊,有些還得載著弟妹一起上學,頗為有趣。他們會帶便當,中午吃冷飯,有些同學會帶饅頭、燒餅之類的麵食。

    在文山國小的西側,鳳山商職的對面有‘警察新村’,這不是我們俗稱的‘眷村’,但都是警察的家眷,我也有同學住那兒,因為他們經常調動,所以經常搬家,和同學認識不深,我從沒機會去過,印象中,那裏出現過一些不良少年。

    今天,黃埔一村已經改建成集合大樓,早市遷移至大馬路旁,實踐四村、警察新村也已改建住宅,非原本面貌,我再也沒機會到訪,同學也沒再連絡,但是童年的記憶猶在,值得再次回味。

作者:徐元民(歡迎轉載或引用,並註記文章來源出處)

返回列表